最美中国媒体(史家治/杨富强/杜艺璇)报道:在熙来攘往的郑东新区CBD天下收藏文化街里,位于该文化街北区三楼的3001号,远远望去,门前的“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几个大字十分醒目,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环境相比,“古陶瓷博物馆”的字样让这里徒增了几分神秘色彩。 ![]()
建设中的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新馆
在刘一田先生的带领下,有幸参观这座享誉河南省内外的非国有博物馆,走进馆中,各式各样的古陶瓷映入眼帘:有举着兵器、栩栩如生的南北朝陶俑;有年代久远、但纹路细腻的清代光绪年间的线描缸;有保存完整、光泽鲜明的青花瓷盘;还有四人抬轿、精雕细琢的清代早期彩陶俑…… ![]()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据介绍,这座近1500平方米的博物馆中藏有3000余件中国各时代陶瓷器藏品,各个窑口瓷器标本1000余件,藏品上至马家店文化时代,下迄明清时期,其中既有宫廷传世佳品,又有民间收藏珍品,涵盖中国多个历史时期。然而,作为圈内公认的“收藏狂人”,这展出的3000余件藏品对刘一田来说只是冰山一角,到目前为止,刘一田已个人出资上亿元购买藏品10000余件,他还在郑州市经开区的郑州文博城另开设了一家文物鉴赏交流中心,为文物爱好者提供交流鉴赏的平台。 ![]()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在被问及如此痴迷于文物收藏的原因时,刘一田告诉正观新闻记者:“这既是执着的热爱,也是自发的传承。作为个人,我能表达的最深沉的热爱,就是尽最大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 ![]()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工作以后,由于我从事的是文化方面的工作,接触了很多的文化名人、瓷器大师以及收藏家,我便如饥似渴地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交流探讨收藏知识,同时在实战中磨炼自己的眼力。”今年已经是刘一田与文物打交道的第40年,40年来,他曾从事过编审、教授、记者、评论员等职业,见识了无数人间百态,但唯独对文物收藏痴心不改,“每次去外地出差交流,我都会去当地古玩城以及文物商店淘宝,有时候听朋友说外地有件不错的瓷器,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也会千里迢迢赶过去一睹真容。” ![]()
“当然,收藏圈也是个江湖,常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算是收藏路上的趣事。”说起收藏生涯中的难忘经历,刘一田饶有兴致地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趣事。 ![]()
刘一田常务副会长同河南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及其他副会长交流
多年的收藏经验告诉刘一田,即使碰到非常喜欢的藏品,也要喜怒不形于色,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与卖家还价,然而,卖家执意一分不降,刘一田便假装放弃。刚踏出店门,刘一田便被叫了回去,几经较量后双方商定了价格。由于金额较大,刘一田便与店家商定第二天去银行取现金后再回来将罐子买走。 ![]()
刘一田先生向参观博物馆的朋友介绍博物馆情况及古陶瓷知识
“事实上,开办这样一家非国有(民办)博物馆并免费开放是十分艰难的,在人才配置、财政支持、日常维护上,民办博物馆比国有博物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路走来,刘一田真切感受到开办和运营民办博物馆的压力,但他仍因热爱而坚持着,“事实上,即使这间博物馆收门票,也是无法维持生存的,我索性免费开放,供大家免费学习。” ![]()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学生参观博物馆
“文物艺术品是祖先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殷实财富。它们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的重要实物佐证,也是我们如今知史明智、与伟大智慧的祖先们对话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我认为只要参观者能有所收获,免费开放就是值得的。”每当看到参观者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和求知欲被藏品激发,刘一田都由衷地感到满足和开心。 ![]()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为此,刘一田还经常撰写行业文章,一边普及民间文物背后的故事、优秀价值观,一边通过发表文章呼吁广大收藏爱好者提高专业鉴赏能力和自我道德约束力。 ![]()
刘一田常务副会长向洛阳博物馆原馆长周加申介绍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文物鉴赏交流中心藏品
在成立后的4年里,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已免费接待参观者12万余人次,其中有6万余人是学生。对此,馆长刘一田感到十分欣慰:“在文物艺术品面前,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渺小且短暂。能让更多年轻人因此对历史典故、文物保护产生兴趣,形成保护和传承民间文物的意识,我想也算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未来也欢迎更多的人前来参观!” (责任编辑:) |